一、前期工作举措及取得的成绩
1.广泛宣传,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共识。
(1)利用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减负”工作的有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实质,加强教师思想认识教育,深刻认识减负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及“减负”工作的深远意义,要求每位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2)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校报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取得社会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减负工作。
2.加强领导,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学校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督学责任制,明确督学职责,随时对各年级组减负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发现情况及时纠正,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家长的监督。
3.从常规入手,通过“六严四注重”十项措施确保“减负”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
(1)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准搞突击教学、擅自提前结束新课。不准随意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严禁教师挤占体、音、美等课时,教师必须按时上课,不拖堂,不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生在校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把学生各季节作息时间表及时公示告知家长;严格学生到校时间,遏制早到校现象,保证学生10小时睡眠时间。
(3)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布置作业,课内作业布置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作业布置要做到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不超过60分钟。严禁布置重复、机械性的作业,不能以写作业的方式惩罚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
(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切实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优化测试方式。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质量检测,不搞单元测试,学生成绩不排名,实行等级制。质量检测严格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难度要适中。
(5)严格规范教学管理用书。学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材选用的有关规定选用教材,课外用书和教辅资料在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辅资料及课外用书《公告》范围内又学生及家长自愿选购。教师不得以教谋私,严禁向学生推荐或变相推销各种教辅资料、试卷、学习用具等。
(6)注重多元化评价机制。不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学生评价方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注重个性特长学生及学困生的激励评价;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教师,注重师德修养、专业能力提高、后进生转化与“教师四评”(学生评、家长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7)注重德育教育,倡导“六德”教育。“六德”教育即: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孝敬父母、尊重长幼、遵守公德、诚实守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8)注重艺术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团队活动,规范各社团的管理,为学生搭建展示特长的平台,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增长自信,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为他们创造快乐的童年生活。
4.把好课堂主阵地,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 “减负不减质量”的重要抓手,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结合学校减负工作要求,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1)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加大对教师校本教研的培训力度,每次教科研活动要在实效上下功夫,切忌耍花样,杜绝走形式。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科培训,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各级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的骨干引领作用,下大力气抓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整体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提高备课质量,打好课堂教学基础。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主要内容,明确教材蕴含的认知要求、能力要求和情感价值要求,联系学校和学生实际,用心设计实用、有实效的教学方案,严禁脱离实际,只为完成任务、应付检查而一味的抄写教案。各集体备课组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一人主讲、众人补充、合力打造、整体提高”的良好备课风气,为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加强课堂指导,提高课堂实效。加强听课、评课活动,建立课堂教学评价领导小组,对教研组安排的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各类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指导。加大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调研力度,多听“推门课”。每学期规定明确的听课任务。每年开展一次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评出校级“优秀教师”,通过教师基本功、课堂教学等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提高课堂实效,为真正达到减负不减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自查自纠出现的存在问题
通过前段时间的“减负”实践,我们认识到,切实减负我校学生的课业负担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教师的工作,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得利的措施,更要有长期的坚持。
三、后期举措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督查,全面落实“减负”工作。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家长工作,切实担负超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有针对性地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
四、建议
学校将“减负”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在教育教学中严格执行、严格考核,对在此方面工作突出、有成效地给予表彰奖励。目的是督促教师使“减负”工作真正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