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人。
秋风渐起,今又重阳。在这菊花美、桂花香的金秋十月中,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尊老、爱老、敬老的品质,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李堡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敬老活动。
了解节日知识,树立敬老意识
重阳节的源头
关于重阳习俗活动有现存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早期的重阳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重阳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重阳节民俗活动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的孝文化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被古人认为是吉祥的日子,在这一天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的两大重要主题活动。泱泱华夏、礼仪之邦,中国人重视孝道是世人所共知的。春秋有闵子骞芦衣顺母、三国有陆绩怀橘遗亲、晋有王祥卧冰求鲤……这些故事被世人传唱。
“孝”在身边
“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小时候您背我登高远望,长大后我陪您细水长流。”一件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个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举动,却情真意切地讲述着李小少年的点滴孝心。相机记录下的是感动的瞬间、留住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开展班会活动,传承优良传统
班会课上,三年级的班主任们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开展主题班会。从传说到习俗到敬老品德宣讲。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参与讨论。
童心感悟
同学们用笔与纸誊抄与重阳有关的小诗,透过这些诗句穿越时间与古人对话。
简单质朴的语言中满是孩子对节日最纯真的体验。
岁岁重阳秋风劲,孝老敬老正当时。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了解传统文化,更唤醒了队员们关于“孝与爱”的责任和意识,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