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热点。
古镇李堡是苏中地区的名镇,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地理、人文资源。因而,在各校开展校本课程的浪潮中,我校以李堡为立足点,对自然和社会资源进行筛选,开设了“李堡行”校本课程,旨在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根据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在实施课程开发时,我们依据以下原则: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本年级校本课程的框架体系
(一)总目标:
1、让学生获取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研究活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家乡、对学校的认识和了解,为家乡、为祖国建设发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6、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他们学会探究,学会运用所学动手实践,学会学习。
(二) 内容设置:本年级教材从六个方面入手,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1、自主型特长展示系列。学生的个体生命是精彩的,通过此系列的活动旨在展示学生爱好,发展学生特长,弘扬学生个性。2感悟型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此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战,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活动从李堡的解放历程入手,让学生对七战七捷的历史和其中涌现出的英烈有充分的认识。3考察型乡土教育系列。李堡是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大镇,是李堡儿女为之奋斗的结果,也是教育改变的结果。此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李堡的教育文化和教育名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及家乡教育的情感。4体验型劳动教育系列。劳动是光荣的,此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农村参加劳动,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增强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劳动技能。5公益型社会服务系列。此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社区,增强我是社会小公民的角色意识,为将来做合格公民打下基础。6创造型科技活动系列。此系列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了解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世界的意识和兴趣。
(三) 课时安排:每周设立一课时,每学期设立十二个主题活动,课时实施中可进行弹性操作,由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四、课程评价
1.重视评价内容的过程化。
2.突出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3.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我们将对评价的以下功能进行探讨:评价的管理功能、评价的反馈功能、评价的指导功能、评价的探究功能、评级的学习功能。
五、管理制度及保障措施
1.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分管科研的副校长亲自负责,课题组具体实施。使得整个校本课程开发处在一个有序渐进的过程中。
2.进行前期论证。将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报校长办公会议审批,经讨论认定立项。该项目得到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的全力支持。
3.加强师资培训。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掌握课程试验的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积累理论底蕴。并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拓宽知识面,使其能成为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一专多能型学者教师。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