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特色建设>情境教育>详细内容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建立高效教学课堂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29 点击数: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情境创设成为一大亮点。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可见,情境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其作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活动简单化、学习过程探究化”。然而,由于认知上的偏差,许多课堂往往陷入追求热闹、走老套路、故弄玄虚、牵强附会等误区,导致教学的低效、微效、无效甚至负效。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开展探究活动的有效途径,是实施课堂策略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情境的基本要素。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数以创设生动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融入教学情境中去,从而提高提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中,教材上有这样一道题目:三个小朋友,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一位教师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问题情境。第一次提问:两个人通一次电话,通了多少次?学生很快想到答案。第二次提问:三个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通了多少次?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教师让学生以3人为一组进行现场体验,最后求出结果是6次。第三次提问:全班50个同学,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呢?学生们显得很茫然。教师让学生猜猜看:100250300500……在这个案例中,第三个问题是很有思考价值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正因为如此,这个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以为研究的话题找到了方向。这样的问题情境,充满着浓浓的数学味。

二、创设操作情境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跳跃。”现代教学论认为,知识是“做”出来,不是“看”出来的,也不是“听”出来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动耳倾听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搭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的操作情境: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准备了若干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棒,有的颜色不同、长度不同,有的颜色相同、长度相同,以及若干个接头。活动前,教师提醒学生边操作边思考:需要几个接头?需要几根小棒?选小棒时要注意什么?接着,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活动开始后,学生不断地尝试,他们拼了拆、拆了拼,最终,部分小组找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伏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别请能拼出和不能拼出的小组派体表上台汇报。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对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个数、棱长的条数、棱长的长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棱长的特征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

三、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蕴含着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关于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也有利于学生用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平等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先出示一幅画面:小明家有一块平等四边形的菜地,然后提问:你能求出这块菜地的面积吗?在新授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让学生解决计算菜地面积的问题。学生先量出它的底和对应边上的高,然后求出了这块地的面积。在这个安全中,以小明家的菜地为生活情境,体现了数学知识源自生活的理念。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计算出菜地面积,既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又体现了“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四、创设主题情境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习题是练习中的必要素材。好的习题对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我们也看到,很多教师设计的习题,素材是精当的,形式是精练的,但这些素材之间彼此是独立的,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如果教师能够以某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为题材,把这些习题融合在一个合理的主题情境串中,就可以形成“知识串”。在“倒推”一课的巩固练习环节,一位教师设计了“春游”的情境串:先在出发前分矿泉水(根据现在矿泉水的瓶数倒推原来的瓶数),然后参观海底世界(倒推水藻的长度),接着确定返回的路线(倒推行走的路线),最后乘车回家(倒推公共汽车上变化的人数)。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春游”为主题,融入了4道“倒推”的题目,综合性很强。这样的主题情境,既能增强学习素材的情趣性,又能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总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有用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资源,让它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