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清廉是人生之路的永恒道德标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2、让学生深刻领会廉洁文化的内涵,受到公正高尚、清白做人的人格教育,懂得“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廉洁教育,培养学生的廉洁品德。
2、让学生懂得廉洁教育从我做起,勤俭节约,努力学习。
资料准备课件:
1、 借助书刊、网络搜集相关资讯,设计活动方案;
2、 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背诗吗?都会背哪些古诗?
2、指名说出自己知道的诗歌名。
3、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知道的古诗,现在老师也想起了小时学的一首诗《悯农》,还记得吗?
4、挑学生背。
5、那咱们就一起来吟这首诗。今天,当你再次背起这首诗,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
6、学生小组讨论。
7、小组抢答。
8、教师小结: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辛勤劳动,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在生活中,除了吃的,还有用的、穿的,都是人民辛勤劳动得来的,我们可要珍惜啊!
板书课题:勤俭节约
二、讲勤俭节约的小故事,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教师谈话导入
师: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劳节俭,古往今来,勤劳节俭的人比比皆是。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勤劳节俭方面的故事,谁愿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听的?
2、(学生自由讲收集的故事)
3、是的,同学们知道这么多节俭的故事,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节俭的故事让大家看一看。(看大屏幕)
4、是的,古往今来,有汉文帝,他不用鲜艳的统罗绸服做衣杆,而总是穿着用黑色厚坏做的衣服。他出门坐的车也很普通,看不出是皇帝乘坐的车。,有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他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也有著名的词人苏轼,他自己种地; 也有我们的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 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当然也有富豪李嘉诚用一百元奖励保安拾一枚硬币的故事,等等。
5、教师小结:历史上有这么多的勤俭节约的例子,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生活中你是怎样做的呢?你有浪费的现象吗?
教师板书:汉文帝 赵匡胤 苏轼 毛泽东 李嘉诚
三、联系生活,列举浪费的现象,分析浪费危害,强化节
约的意识。
1、联系生活,列举浪费的现象,分析浪费危害,强化节
约的意识。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师: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太多了,其中有很多是我们意识不到的,比如:家电商店里,几十台电视同时开; 孩子们在玩打水仗;电视机电源不关;在饭店好多餐桌上的菜都吃不完等。
5、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呢?(小组讨论)
6、全班交流
7、师:浪费笔记本,铅笔等也就是浪费森林面积的覆盖率;电是电厂烧煤产出的,浪费电就等于多烧煤,多烧煤就会加剧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一定要节约资源。
三、联系生活,列举浪费的现象,分析浪费危害,强化节约的意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廉洁在身边》。 板书课题:廉洁在身边
1、教师提问: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的现象呢?(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说。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师: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太多了,其中有很多是我们意识不到的,比如:家电商店里,几十台电视同时开; 孩子们在玩打水仗;电视机电源不关;在饭店好多餐桌上的菜都吃不完等。
5、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呢?“(小组讨论)
6、全班交流
7、师:浪费笔记本,铅笔等也就是浪费森林面积的覆盖率;电是电厂烧煤产出的,浪费电就等于多烧煤,多烧煤就会加剧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一定要节约资源。
二、 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浪费的现象,你是怎么做的?(看大屏幕)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师:我们都知道看到这些浪费现象,怎样做,下面我们来总结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资源的?
5、小组讨论
6、全班交流
7、师:(看大屏幕):
A、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B、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C、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D、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E、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D、不偏食,不挑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