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研课标,我们在路上 ——李堡镇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开展新课标研读沙龙活动

来源:李堡小学 发布时间:2022-06-05 点击数:


2022年4月教育部重磅发布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实质,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有效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打造趣味十足、高质有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生本课堂。5月27日,李堡镇小学数学中心教研开展新课标研读沙龙活动分校区组织观看视频学习了史宁中教授和曹一鸣教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8c75fff1743b465fb74c024e370524b7.jpg

1e4feb3608f2491e937e265ebdfa6860.jpg

7d0b766dc5ae477884b7ef3b7ddab43a.jpg


史教授分别从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曹一鸣教授,对课标热点“学业质量标准”与“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深度解读。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聆听专家的细致讲解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围绕新课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与研讨的过程中,大家对数学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对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有了新的认识。

b5a70b5ed3be4f009a9e1c96bab89a0d.jpg

a811b85ab01c4dea8b38dd11f5a81f6d.jpg

26d402c5b7d944669d4fc28e76b554fe.jpg


教师们对新旧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相比于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之后主要在“结构体例”“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等几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变化。研讨后每位老师都撰写了学习心得,以下是各位老师学习的感悟:

在学习史宁中教授对数学新课标的解读过程中,史教授强调了“三会”的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对应了“四能”中的发现问题。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能够对数学书中所讲的知识形成直观的理解,然后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理解,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观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意识与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席寅

数学课堂应该为孩子留下什么?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课堂留下的应该是“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和人生”,拥有清晰的逻辑和理性的思考方式,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我会继续研读专业知识,精进自我。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中华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我辈应尽己所能,提高自身。为把好育人之桨舵而奋斗终身。——孟祥宇

在学习长度、面积、时间、质量等度量单位的单元后,可以设计一个以数学为主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来回顾总结。如介绍我国历朝历代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度量衡制度,设计有关度量衡的成语和谚语比赛等等,将人文、科学、数学融于一炉,放手让学生交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研读新课标时,我注意到量感这一词,联想到最近在学习的面积单位,从作业中感受到学生的量感是比较弱的。如果我再来教这一内容,我会更加注重让学生积累测量的经验,在体验中对单位建立自己的理解。——钱雨蒙

听了史宁中教授对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曹一鸣教授对新课标的讲解,我受益匪浅。新版课标导向明确,就是要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生活,让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新版课标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学段目标也更为细化,强调了学段之间衔接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未来的学习与和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践行新课标的内容,在实践中不断理解深化,培养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杨晨

通过此次新课标的研读沙龙活动,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只有准确把握新课程的方向才能依标教学、依标研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继续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力争打造更为高效的生本课堂,进一步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