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师风采>详细内容

温和从容 岁月静好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08 点击数:

 

寒假期间《人间草木》翻阅完,在读《人间草木》之前可谓是对汪曾祺先生知之甚少,如果搜索记忆中姓汪的名人大概只能说出汪精卫来。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百度词条里对先生的介绍:真性情。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作者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语言平实,质朴,少有冲击力,但饶有趣味。文集里写的是生活中的那些一果一蔬菜,季节变换、游玩见闻、联大回忆以及生活态度。文字读起来很“淡”,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只有平实的叙述,犹如一杯恬淡的白开水,虽无味,但解渴,沁人心脾。单单从目录就能看得出来,细细品读,却总带着点诗意。“人间草木”这个书名只是其中一篇散文的题目,但是作为整本文集的名字,却很恰当。内容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普通得真的就像随处可见的草草木木。描写的尽是小桥流水,小四合院,小胡同等别致的景象,极少有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面。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鱼虫,娓娓道来,不像是一位伟大作家的作品,而像是在听一位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讲故事。

以前读散文,里面多是对大自然的歌颂,而这本文集里面是对生活的感触,纵使是游记也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人贴的很近不是像纯粹歌颂自然之美的文章那般孤冷倒像亲自与他同游山河那般真实。

在三年级本册书中,也有节选汪曾祺的文章——《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他依然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描述了四种昆虫,单单一个“黑绸衬裙”就让孩子们一下有了瓢虫膜翅的表象。相比前两篇《燕子》和《荷花》,更激发起了孩子们阅读兴趣。少有词句的堆砌,少有苦心经营的结构,取之的是可爱又幽默的生活化口吻。

汪曾祺先生对吃是很有造诣的,在文章中有专门的一辑介绍各种各样的吃食,虽只是寥寥几笔,也总感觉能惊艳到味蕾。我是个饕餮客什么都是胡乱的扒拉到嘴里,往往是肚子已经填饱而饭菜的味道还毫无所觉。如果让我回忆各种吃食的美好滋味我根本就回答不上来,只知道味道好,好在哪里却无法描述。对生活不用心,很多事情在我身边发生了又在我记忆中消失了。

以前的我行走在校园里总是步履匆匆,总想着快些到办公室,快些到,却往往忽略了许多身边的景色。来学校半年了一直疑惑学校这么大这么多树,怎么偏偏没有一棵腊梅树呀甚至还想着去班上的实践基地种一两株。直到同事拉着我指给我看我才发现腊梅树就长在我办公室门前只要我站在阳台上低下头就能看见对生活不用心的我愣是没发现那棵满是花苞的腊梅树不只是腊梅,还有红梅。正如工作中,我们总是抱怨班上的孩子偷懒,不爱学习,但其实只要我们放慢脚步,换个角度,对生活多加留心,你就会发现孩子们是那样的天真、可爱。小小的人儿背着大大的书包,在阳光还没洒遍大地的时候,他们勇敢地挣脱床的魔咒,早早来到学校,他们的脸、鼻子、耳朵通红通红,即使这样,在与家人告别,走进校园时,脸上还是洋溢着甜甜的笑容,憧憬着这一天的校园生活。这样来看,他们的成绩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取之的是无尽的可爱。正如网上流行的那句话:蜗牛虽慢,但也很努力。

一草一木皆可爱,一花一树皆有心。《人间草木》少有华丽的辞藻,少有大段的抒情,少有内心的悲伤,取而代之的是平实的描写,悠远的意蕴,淡淡的热爱和豁达的心境。书毕,再走在路上,不免放慢了脚步,上扬了嘴角,用心去看周围的一切,感受这属于我的生活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