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我收获颇多。教学是一门学问,需要一些智慧和手段。通读管老师的主题手记,不得不为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啧啧称赞。
十年磨一剑,从研读论文、写随感、规划怎么做班主任,走出村小,到鼓励学生写作文,自己坚持写论文、发表教育文章。从为自己教到为学生教,管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最是书香能致远。
施教之功,巧授法,重练化,贵养习
《一线带班》道出了一线的那些事儿:纪律管理的技巧与策略,作业、复习的方式方法,对个别学生的激励与关注。六招就能教你跟家长搞好关系,六段教你从早读前半个小时到下班后一个半小时,用好每一段时间,六难作业管理,管老师如数家珍地一语道破。搭班老师间的合作协助,师生间的情谊,育人的故事等,他对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苦恼直言不讳,让我看到了更加真实的教育百态。
全书于细微处见功夫,管老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带班能力均透过看似琐碎的日常小事显现,全书实用性、针对性强,接地气,是一本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书。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日常带班中的一些做法,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就要做到事无巨细。而且要乐于事无巨细,他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诉说着钻研的力量。管老师在书中提到了如何对待公开课和常态课。这确实为新手老师们提供了方向。管老师说,作为老师,我们既要能上公开课,又要能上常态课。常态课是一位老师最真实的一面,所以上好常态课才是看家本领。
如何上好常态课呢?一线老师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研究教材,不是上公开课式的解读教材,而是从温饱的角度来琢磨教材。仔细研读教材,捏准教参的要害,研究考题,脚踏实地地上好常态课。课后习题、练习册内容,常考题型,这些看起来土里土气,却好操作,较好的解决了教学的温饱问题。
身教重于言教,才高还须德高
对于一线老师来讲,这不仅是一本能交给我们教育教学策略的工具书,更是一本能给予我们精神支撑和前行动力的灵魂书。
岁月漫长,唯有热爱。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孤立的,潜下心来做好每一次教育,相信就能听见每一朵花开的声音。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爱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心锁。要读懂学生的心,打开他们的心扉,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真诚真挚的爱。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和敬佩,首先要学会的便是如何去爱学生。光有爱,还远远不够,还得有方法。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即使是大家眼中总是破坏规矩的捣蛋鬼,也是在通过反叛的行为来博得教师的关注。
作为教师,我们要听到学生的内心,用实际的行动来回应,告诉学生:老师一直很关注他、在意他,这样,教育就水到渠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对喜欢的老师所任教的学科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原因。管老师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耐心而详尽地用教育叙事的方式阐述了他所展开的系列活动。不需要疾言厉色,不需要耳提面命,学生就乖乖听话。
一心教书传知识,不忘育人明事理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教育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克服困难和挑战,最终才能取得成功。管老师让学生懂得生活在今天而行走在明天的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都会有好的成就。行稳致远,进而有为。从作业速度与质量中,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要成功,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失败上,而是要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奋斗上。画计分格,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教育,让学生明白:凡是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将平时的作业成绩,计入每个单元的测试中,让学生体验到坚持做好一件事,就会有收获。
每位一线教师走进班级,踏上讲台时一定都带着一颗执着而坚定的教育初心。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你的真心和用心,就需要我们用耐心、细心去读懂每一名学生。从“心”开始,用“心”打造,让教育之花争相绽放。
(李堡镇中心小学 徐宏月)
用户登录